2020年12月8日晚,yl9193永利官网2020级民商法专业研究生5位同学举办了第5次线下读书会。根据孟强老师推荐的阅读书单以及读书会成员的实际情况,本次读书会的统一阅读书目为苏力老师的《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同学们就该书依次发表了自己的所读所感所得,并就书籍主要内容进行了相关探讨。
2020级法律硕士振雄认为这是一本能够很好地提供了一种循序渐进了解中国法治问题渠道的著作。本书以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法治和发展现状为引子,分别就当前的宪政与立法和中国的司法制度进行了一番探讨和深思。在各个不同篇章研究的不同话题中,作者苏力都以一个当下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例,从学理和实践的两个方面展开剖析,研究中国的法治现代化进程。在此书中,作者认为作为内生于社会的制度,社会中的习惯、道德、惯例、风俗等社会规范凝结了有关特定社会的环境特征、人的自然禀赋和人与人冲突及其解决的信息和情形,是人们在反复博弈后形成的日常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定式和规则,如果没有内生于社会生活的这种内发秩序,没有这些非正式制度的支撑和配合,国家正式的制度也会缺乏坚实的基础。我们也知道也应当知道,缺乏机制的配套,不仅谈不上真正有社会根基的制度化,甚至难以形成具有强大合力的,得到普遍和长期认可的正当程序和规则。作者也抛出如下观点:法治回应的是社会生活,是社会的产物,并作为整体来说是功利性的,而不是超验性的。很多中国的法律人都期望社会能够回应法律,但事实上的逻辑正好应该倒过来。
2020级法律硕士王欣瑶同学认为苏力老师的文风别具一格,与法学书籍普遍的艰深晦涩形成极大的反差,这是引起她阅读兴趣的一大缘由。抛开文风的“外衣”,本书的内在亦是十分精彩而有“干货”。苏力老师在引论中开门见山地提出“现代法治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并进行了深刻而详尽的分析。苏力老师以“现代化引起了现代法治,而现代法治也是现代化的一环”为开端来深刻地诠释现代化与现代法治二者间的关系。同时,苏力老师指出,为了平衡乡土秩序变革的缓慢性、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开展的立法运动,可能会带来国家权力的扩张,进而可能产生新的危险。随后苏力老师分析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还讨论了宪政与立法的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读完本书,她对以城乡二元中国为基础的宪政与立法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020级民商法学硕士许春玲认为,本书一如苏力老师的一贯观点,非常重视法治的本土化,强调法律要回归中国现实实际,内容通俗易懂又极具现实意义,表达清晰明确。关于这本书,她最想跟大家分享和探讨的是苏力老师关于“法官”的论述。上一次读书会的讨论中,大家对“法官造法”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终也没有达成完全一致,而本书中关于法官的论述很好的回答了苏力老师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本书中提到两个概念:优秀的法官和合格的法官。关键在于我们要区分理想和现实,我们总是调动人类的想象力,想象我们渴望法官具有的能力和品质,并据此来批判现实的司法制度。优秀的法官与合格的法官有时候是相互矛盾的,比如,旧时代的“包拯”在如今就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法官。最后她总结到,这是一种价值本身的冲突,正如程序正义和个案分析两个概念总会有冲突,在可见的未来是无法完全调和的,我们一直完善法律的目标就是无限的使两者平衡。此外,许春玲同学还读了崔建远老师的《合同解释论》一书。
紧接着,2020级的法律硕士马倩南同学分享了关于本书中所讨论的法律是否介入村落的问题。从立法层面来看,法律需要一个国家的公权力保证实施,但对于所谓的“法外之地”,有自身内在的规则所支撑运转,法律又如何介入呢?当人们有“昨天的记忆”的话,如乡规民约一般的习惯反而是人们的首选。苏力老师认为,在小农经济的熟人社会中,长久以来的习惯是每个成员的所默认的规则,但是会存在难以应对突然的外来变化的机制的缺陷,地域性切断了远距离人们进行交互行为,而具有相同习惯的人们是高度同质化群体,更加依靠习惯来进行调整。例如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秋菊只是想要个说法,就是让村长道个歉,两家人虽然有不和,但是还是相处不错。但是在村长救了秋菊和孩子以后,两家已经和解的情况下,村长被拘留了。整个村子,尤其村长一家,都会对秋菊产生芥蒂,因为她打破了习惯。所以在乡村这种轻微的暴力事件里面,是不是习惯更有效呢?道路通向城市,是否暗含着法律留在城市的隐喻呢?除非恶性事件,小村落自生的内在规则是可以进行调整的,哪怕是盗贼,也有道上的规矩,盗亦有道。马倩南同学还分享了王泽鉴教授的《民法物权》一书。
2020级法律硕士王思琪同学分享到:这本书除去引论以外,大部分是苏力老师多年来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者讲演稿的汇集。虽然这些论文是分别撰写和发表的,但也正如苏力老师所言,“大致是按照我的统一规划进行的”,都是苏力老师对中国法治进路和法社会学问题的以往思维瓷片的一种“考古式”粘合。初看书名,一个微小的疑问便在脑中展开:为什么说所有道路通向城市?根据以往阅读苏力老师的文章书籍所感悟的思想,这似乎体现了一种转折:表明该书对中国法治实践所进行的考虑已经从农村折返到了城市,也许还意味着苏力老师本人学术思想和立场的折返与转型。而这,似乎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的背景密切相关:城市化的推进和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使得传统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正发生着解构和变革。而这种转变也恰好体现了苏力老师始终秉持的学术态度,学术市场要及时伴随着社会的转型而转型。诚如书中发问的那样,“你到底是爱你的理想呢?还是爱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振聋发聩。这一问恰好呼唤了本书的核心主题:中国社会转型要求法学的回应,中国法学必须回应中国的问题。无论是现在中国的学术研究还是法治实践,都应该做到让法治回应或者满足社会生活的种种需求。这一观点,似乎是对于当代规范性法学研究的一种“纠偏”,也是她阅读本书印象最为深刻的感想之一。另外,王思琪同学还阅读了王泽鉴老师的《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一书。
梭罗说,读书是一项高尚的心智锻炼。的确如此,读书需要我们用流下汗水来换取知识,我们因此更加头脑清醒,更加充实,这是我们一生都不该停止的锻炼。